京ICP备2023000331号-26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每一个走失人员都是鲜活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快点,再快一点,就能点亮一束光,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治安支队公共秩序中队民警刘志。 刘聪 摄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法治周末》实习生 吕静
“今天,作为支队推选出来的东警先锋候选人,其实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支队40多名年龄55岁以上、像我一样的老同志。我们可能写不了华丽、流畅、有深度的材料,也跑不过年轻的小伙子们了,就连今天我播放的这个演讲幻灯片也是一点一点跟别人请教后做出来的,做得并不专业,也不好看。我脑子反应速度慢了,有可能我站在这儿随时可能忘词,但是我依然会牢记入警誓词,会牢记作为33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入党初心和使命!”
这是前不久北京市“东警先锋 忠诚卫士”的演讲现场,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以下简称东城分局)治安支队公共秩序中队民警刘志的发言。他平凡质朴、真诚恳切的话语,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在刘志的办公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摞厚厚的卷宗档案。这些都是刘志裁订的,平均每卷的重量接近一公斤,基本上每3个月就做一摞。他用毛笔字书写封面,字体修长,遒劲有力。
而他的故事,就藏在卷宗里,藏在平凡的日子里。翻开卷宗,是一名人民警察的无言大爱。
去年2月的一天,永外派出所接警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有辖区居民报警,称其丈夫离家出走,不知去向。而且,这名男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极有可能轻生。其家属回忆,男子只随身带了手机和几盒安眠药,目前手机已经关机。
民警们沿着男子的视频轨迹追到了海淀区安河桥,发现男子最后的影像消失在了阳台山路。
所里将相关情况上报了分局,刘志立即指导现场民警开展工作,并迅速联系蓝天救援队。在零下12度的冰天雪地里,民警的鞋早已被雪湿透,参与搜救的警犬也冻得发抖。
次日凌晨1点,搜救的警犬突然不停地吠叫。很快,民警在一处陡峭岩壁的石缝里找到了服用大量安眠药、处于昏迷状态的男子,随后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刘志一直揪着的心,这才稍稍放松了些。此时,距离接警仅过去17个小时。
今年3月的一天,龙潭派出所接到居民报警,对方称16岁的女儿因学习问题,有轻生的念头,且今天没有去学校,去向不明。
龙潭派出所将相关情况上报了分局,刘志立即协调多部门联动,发现孩子正在首都机场附近,已经购买了当天中午12点从北京飞往上海的机票。
刘志马上通知派出所民警,带着家属开车直奔机场。关舱门前的10分钟,孩子总算是平安找到了。
“每一个走失人员都是鲜活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快点,再快一点,就能点亮一束光,照亮他们回家的路。”刘志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我的本职岗位上,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无论是艰难险阻还是平凡琐碎,我都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尽我所能!”
把每一项工作都干漂亮
在办公室,刘志时刻绷紧心弦,不时关注电脑显示屏上的警情,一遍遍浏览业务功能管理系统。
平时,刘志对接23个派出所的相关工作,负责对派出所民警进行工作培训。从2022年至今,他前后对派出所主管副所长及民警开展学习培训9批次,受培训人数达126人次。
“只要他们不懂,我的电话不停。”刘志平时随身携带两部手机,一部手机没电了,就接着用第二部。
“每个工作环节就像‘螺丝钉’,大小不一就会标准不一,从而影响办案效率。刘志把泛化的信息梳理成系统化、环节化流程,从而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东城分局治安支队班子成员杨妍说。
2020年,刘志调入治安支队公共秩序中队,负责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非正常死亡现场和后续处置工作。
“非正常死亡”是一个法医学概念,在法医学上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等自然灾难;或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自杀、他杀、受伤害等人为事故致死。与之相对的正常死亡,则指由内在的健康原因导致的死亡,例如病死或衰老死亡。
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刘志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必须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刘志说:“人命关天,我不敢有一丝懈怠,再难也要一点点地做。”
在春节、“五一”“十一”、暑期等节假日,刘志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肩负着疏散滞留旅客的任务,包括前期制定方案预案、牵动派出所确定疏散场所、实地勘探设计路线、抽调辖区值班安排等工作。
刘志觉得,这样的工作节奏再正常不过:“当警察,哪有不拼的!领导干部就得冲在最前面!”
在公秩中队中队长贾玮眼中,“刘大哥不是单单一项工作干得好,而是把每一项都干得漂亮,这很难得”。
行走在刀尖上的人
多年前,刘志在前门派出所担任副所长。一次,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对方称在辖区有人正在进行毒品交易。刘志得知后,马上带队布控。
当时已是半夜,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时间非常紧迫,刘志觉得穿着便衣行动太过突兀,于是对街边的一位正在巡逻的保安亮明身份,之后换上保安的服装。
于是,街边出现了这样的一位“保安”——他歪着帽子,吊儿郎当地靠在大门上。很难察觉到,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却死死盯着嫌疑人的去向。
几分钟后,目标嫌疑人出现并且非常警觉,突然快步走开。于是刘志的同事果断实施抓捕,紧接着穿着保安服的刘志也紧随其后,快步穿过马路。突然,嫌疑人亮出一把匕首,刘志的同事迅速作出反应,抓住嫌疑人的手臂拧起举高,使其带着匕首甩了起来。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千钧一发之际,刘志当即抓住嫌疑人的手臂将其按倒,最终二人合力把嫌疑人制服。
正是因为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刘志和同事们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他们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快速准确地出手,才能让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
在前门派出所的岗位上,刘志一干就是14年,“什么活都干!”熟悉刘志的同事给予他高度评价,“从打击办案到后期的一系列工作,他一干起活来就连轴转,吃也吃不上、睡也睡不了,几天几夜不合眼都是常有的事。他患有耳石症,一犯起病来就眩晕,今年他已经55岁了,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丝毫不懈怠,这种工作热情是我们年轻同志应该学习的。”
从警30年初心不变
刘志1989年参军,1990年入党,1993年从部队退伍到公安系统。今年,是他从警的第30个年头。
“我们连就给了一个名额。”回想当年的从警路,刘志形容,“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考试难度不小,但是刘志当时就下定决心:“我肯定能考上!”
最终,刘志不负众望,如愿考入公安系统。从那时起,刘志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拼命三郎”。
刘志家一共4个兄弟,刘志排行老三。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艰苦,父亲只能在他和弟弟之间选择一个人上学。在父亲告诉刘志可能没法让他上学的时候,他哭了。
采访时,刘志陷入回忆中:“弟弟当时学习很好,但为了不让父亲为难,还是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我。”这让刘志心里非常难受,对弟弟感到愧疚。
从那以后,刘志发奋学习。生活中,他什么苦都吃,什么活也干。
在家里条件好转后,刘志坚持把自己在老家的房产都赠予了弟弟。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刘志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践行着不变的承诺,守护一方安宁。